2011年1月9日星期日

据说被称为世上最经典的15句话

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2,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4,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5,世上的姑娘总以为自己是骄傲的公主(除了少数极丑和少数极聪明的姑娘例外)

6,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7,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8,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9,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10,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11,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12,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 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13,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4,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轮回!!!! 我们都在轮回中!!!

15,男人在结婚前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少,结婚后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多 !
-- 鹤魑笠当匾氖焙蛞舭ど踔潦窍衷诨褂欣赏嫉亩鳌Sξ桓銎笠狄氪婊畋匦胍嶙扒敖?
第二:企业讲究现实中的最优化,而不是理想中的最优化。
第三:企业是有长远目标的,这个团队必须团结一致。
第四: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第五:一些事务不是企业要承担的责任,必须有社会或者国家来解决。比如为了企业的生存或者经济萧条时,企业的减薪裁员政策,就相当于丢掉伤员轻装而行。这就要社会和国家来承担照顾伤员的责任而不是企业。因为企业无力。另如:雇员的保险金和养老金不是有企业来承担而是有社会和国家或者专门的企业来承担责任。这样社会是个有机的社会,企业是个有活力的企业。

观点二:
我的观点是,如果我是做人,我会选择救人。如果我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得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挽救整体利益,我会选择整体利益。
可能会有人说这两点是分不开的,做人跟做企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企业。
只是,我并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观点去替整个团队选择,所以,如果是领导的话,我会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方案。

观点三:
我觉得这类问题都没有最优的选择,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案的话。这种题的目的就在于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在此过程中复习复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概念而已,顺便唤起一下良知啊,责任啊之类的东东。
生活正是因为各种缺憾而美丽,这种生活也才有价值有意义.在得与失之间不断的权衡,人才最终成为人.
把这个故事放进商学院的案例讨论里其实并不合适,各种类型这个行业的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同的。如果只是针对“登山队”这种极度“人合”型的企业,救人也许更恰当一些。当然,如果登山队员个个都是极端狂热分子,为实现理想和目标可以抛弃一切,那他们似乎不会考虑到那个带来麻烦的队员了,何况还是别人队丢下的呢。(这种人哪有,要是有的话,去企业太浪费了,情报部门特种部队正缺人呢。要不跟着拉登绝对是一员悍将)

观点四:
个人觉得看待这个问题应抓住这样一个重点;他暗喻的是一个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问题。
我想,如果站在人的角度上,会有很多人选择救人。
但如果站在一个企业的角度上呢?
换句话说,当一个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遇到了另一个同类企业在死亡线上垂死挣扎,救,可以给他新的生命活力,但自己也会遭受巨大的损失;不救,似乎有违道义。
企业的目的是?在市场经济下,是为了自己的发展,当然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如果是为了拯救另一个企业而使自己落入危险境界,那就违背了自己的最根本目的。
或许这样说很残酷,但毕竟不是个人的事,市场上可以同情弱者,但更多的应该是强大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站住脚。联系到我们国家,如果一味的帮助弱小不发展自己,那么最后害的还是自己。

观点五:

选择团队中相对较弱的一些人护送这个人下山,剩下的人仍然可以前进到顶峰。返回山下的人可以作为宣传队伍,这样可以更好的宣传企业的名誉。精简而团结的团队能更好地登上顶峰,而且能避免出现更多的受伤者。团队管理的关键就是协调,所谓的各尽所值,这也是管理者管理的关键,把不同的人分配到他们应该的位置上去。

观点六:
哈佛的案例想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做人是要有同情心和温情的,生命宝贵而且不能重复获得。
第二:经营企业和做善人是不同的,你必须为了你的目标放弃一些事情。可能解雇你最好的朋友,可能放弃你一直参与的业务。壮士断腕,大致如此。

观点七: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我想,在作出选择前,要先确定一个前提:那个奄奄一息的人到底奄奄一息到什么
程度,能否救活,是不是还没抬到山下或是医院就没息了?
若答案是肯定的,你还救吗?救人,是你发自内心的理性的善良天性使然,还是连脑子都没动一下就机械作出的“做人要厚道”,怕别人说你没人性,所以虚伪的满口仁义道德的强烈的惯性所至?都就不活了,你还救,就你伟大,就你会做人?你可知道为一个救不活的人,得搭上多少无辜的人力物力,或是人命,事事难料啊!
若答案是否定的,那救不救,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怎么说你也要站的住脚啊!你要设身处地呀,而不要置身事外大搞教条主义!不要说什么生命不再,蹬山却可一而再再而三!这不是理由,不能挽回的事情多着呢,不只是生命!
如果硬要作出一个选择,我选择——蹬山!你是来干什么的?你的团队是来干什么的?蹬山!那你,你团队的每一个人也都做了充分的考虑,失事不算什么?同样,那个奄奄一息的人也会坦然的面对这一切,即使你不救他!他不肯连累他的团队(我们暂且先这样设想),难道肯拖累你的团队?你强行就他,给他带来得拖累你们团队的心理负担难道不比让他自己坦然面对现实冻死更残忍?成全也不是一种美德吗?
你救不救?你还救不救?

观点八:
必须明确:登上山顶是团队的最终目标!

对于队长来说,这是一个两难选择问题:
如果队长选择救人,使整个团队目标无法实现,这是团队不愿看到的结果;
如果选择继续登山,可能整个团队会受到社会和舆论的谴责,也是团队所不愿的。

不过,具体情况可以具体分析:

1。既然是一个十几人的团队,如果选择救人,可以选(可以是体力、年龄等标准)出几个队员留下来救人,而其他队员继续登山。最终的情况是团队登山成功和救人成功!

虽然留下来救人的几个队员没能登山山顶,但曾经为了同一个目标参加了无数次演练,他们属于这个团队,登山的目标实现和荣誉有他们一份。

2。都奄奄一息了,能救活吗?考虑一下先。如果已无力回天,选择放弃救人,继续登山。

3。如果决定全体队员都来救人,这次登山目标不能实现,但是团队同进退共患难,更加凝聚和团结,鼓舞士气,还是有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下次再来登山也无妨啊~

4。救人还是登山?涉及到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选择。可以采用集体讨论决策的方法来选择团队该做何行动。

通常集体讨论没有什么实质的结论,最好就是直接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举手表决。。。。

总之,一切为了最终的登山喜马拉雅山这个最终目标的实现~

观点九:
很明显的是,登山不是一件急事,虽然成功近在眼前,但是走错一步就有可能~~~~~~~
我觉得应该是先救人,但不是仅仅因为单纯的道德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团队的精神,和能否继续走下去了,因为哦,如果你不救这个人,每个人都会想到,要是之后那个人是我,你们也会用同样手段对我的,事实上,或多或少每个人心中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谁也不相信谁了,而登山不是那么轻易的就一个人就能行的,需要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有这种团队在,你还怕下次登不上那最高峰吗?

当然也有人说是先派几个人护送他下去,其他人继续,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之所以来爬山大家都抱着个同样的目的,爬上最高的,你说就快要到了,谁愿意放弃,而且多个人多条路多些力量,下次爬的心安,不要让阴影尾随着胜利 圳大概有两三万这样的人扛着脑袋讨生活,这还是深圳海关私下里的官方纪录。

他们唯一的特长就是有一张香港身份证,这张卡片可以让他们每天无数次的往返于罗湖桥和沙头角,但他们又不能算作香港人,因为他们很少去港岛,更没法住在中环或者山顶。稿子最后发了,但我没有提阿文的名字,也没有和报社的任何人说,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后果。这不正义,但对得起我的同情心,我不能看着这样一个和我生活了两天的"朋友"因为我而被警察带走。

还有妓女,最被人瞧不起的"娼"。在深圳水库边上的一家茶楼,我第一次面对面,平等的面对一个妓女,第一次用上半身的理智,而不是下半身的本能面对一个妓女。她很漂亮,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她的职业,我只能用贤淑端庄来形容她。

开始她还很开朗,笑话我说如果让我看出来的都只能是洗头妹。但随后的三个多小时里,她一直是哭着说的,她说没有一个人愿意坐下来静静的听她倾诉,尤其是男人。我很少说话,因为什么也说不出来。她的话语中饱含着忧郁、无奈和愤怒。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的女人,一个SODA衬衫,资生堂化妆品背后的灵魂,一个妓女。她也有爱,也有男朋友,同样在深圳,但她越来越不敢面对这个自己爱的人。我问她深圳那么小,就不怕万一有一天男朋友知道。她说不会的,因为打工的爱人是不会,也没有能力来一刻千金的地方的。我知道什么叫做距离,更知道爱情会把这个距离缩小到零。她说自己出台一晚上要五千块,但真拿到手的只有十分之一,剩下的全要上缴,至于小费,出台之前老板就会交待好,一般的客人是一千,如果是外国人或是香港佬、台湾佬则要加倍。这也是要交的,超过的才归自己,也就是说如果客人小气的话,不足的部分只能自掏腰包自己垫上。其间她接了几个电话,铃响的时候哽咽声便停止,手机拿起之后又是温柔的声音,职业的笑容。在她眼里,世界就是黑暗的,男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男人睡醒之后会付钱。 我感到惭愧,不是因为我是男人,而是! 身为男人除了听她倾诉之外什么也做不了。结束之后从包厢出来,她擦干了泪角,又变回了那么的贤淑端庄,唯一坚持的就是要买单,我没有争,不是没钱,而是我知道她的心会在付钱的那一刻感受到尊严,更何况她请的是一个男人。

7月30号,为了赶建军节的版,我去梧桐山,去采访一个山顶哨所。

那天心情特别好,坐着一辆帕杰罗屁巅儿屁颠儿出来了,在风景如画的盘山公路上,不时的看到一排排的大奔、宝马停在路边,还有一辆这辈子我第一次见的右舵莲花。我很奇怪,奇怪着偏僻的山上怎么会有那么多好车。司机用标准的广式普通话跟我解释,深圳有钱人这些日子流行到山上来打山泉,养生、健康。我恍然之余,看见右边的山沟里,一堆一堆的民工光着膀子干活,他们在铺一条从深圳市区到盐田的光缆。一边是拿钱买命,一边是拿命换钱。也许在那些富人眼里,民工们是幸福的,至少那么方便的就可以喝道那么甜的"农夫山泉"。

回到报社,我看见了更不想看见的一幕:一个女人哭泣着跪在采访中心。她的丈夫因为尿毒症无钱医治,欲卖身救夫,谁能出钱治好丈夫的病她就嫁给谁。没人理她,我听见的记者和她说的唯一一句话就是让她去信访中心。我没说一句话,因为在这么多老们面前我没有发言权。最后她被保安带走了,因为报社里全都装了摩托罗拉的门禁系统,她是混进来的。"卖身救夫",这个只有小说里才有的四个字我是亲耳听到的,从一个泪流满面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妇嘴里。

我不能忘却那跪下来哭泣的背影,透过这背影,穿过那深蓝色的落地玻璃幕墙,后面就是那18洞的球场和那些烈日下挥杆的"人"们……

写了那么多,我也累了,不是心血来潮,就是觉得经历了那么多应该落在纸上,就算立此存照吧。现在的我还住在北区,那个无数人投诉的地方。像很多大四的学生一样,找啊找又找不到工作。我没有钱,更没有权,改变不了什么,连自己都很难。但是我再叫水的时候不会站在阳台上大声吆喝:"几号楼几零几,送水!"我会走下去说声"请",付了两个钢崩儿之后会说声"谢谢师傅",我觉得这可能会让他们在同龄的天之骄子面前感到一丝平等与尊重。

我们寝室还是那么脏,那么乱。衣服穿过之后就堆在桌子上,桌子上放不下了就扔在地上,一轮完了就再拣相对干净的穿。我很懒,很少打扫,很少洗衣服,但我反对请小时工,也没请过。不是没钱,而是怕那种爸爸妈妈们在外面打扫,自己坐在屋里电脑前听音乐的感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